巴秋 官方网站

http://baqiu.zxart.cn/

  • 眷眷故土 无尽乡愁

    文 / 巴秋 我曾经异想天开地钻牛角尖:我是从哪儿来的呀?我的家园究竟在哪儿呀? 孩提时候,我记得家住傍河的破草房子里。后来发水灾,破草房屡屡淹了,塌了,后来就没了。如今,我想寻觅那装我哭声的草房(宛如四处漏风的音箱),根本不可能了。眼下,这附近高楼如林,车流如水,一片旖旎繁华。我返乡时,偶尔伫立在远远的桥上看失去的家,思念以往而无由,空掷一片思乡情。 而我的父亲,以及父亲的父亲的出生地,又在哪里呢? 巴秋 | 《宁德老屋》(9) | 50x70cm | 2016年冬 记得孩提记事时,我常到...详细>>

  • 情怀为魂文极而画——观照画家巴秋如何智慧驾驭超写实与超写意

    文 / 刘远江 | 著名作家、美术评论家 潜心画画无疑是件至为性灵的美好绘事,犹似酣畅淋漓的至诚文字,宛若如沐春风之待人接物,三者皆如流水般润物不争。不料此人生三件幸事,巴秋先生却能集于一身,着实羡煞人也。正因如此,巴秋先生是位令人放心的画家,无论为人、著文、绘画,皆是如此。而体悟一位画家的才情品格,当然得与其人生深度交集,最好近距离体验从陌生到熟稔的完整交际过程。 巴秋 |《菖蒲系列》| 50x70cm | 2017年 初次拜访巴秋先生是陪同朋友去的,他蛰居于京东一处僻静寓...详细>>

  • 斯楼应许自由魂

    文 / 姚舍尘 巴秋散文集,由曾在《雨花》做过编辑,阅文无数的沙黑先生删选成书,是很可令人放心的。所编五辑且编且议,已是上好的导读。“诤友”之言,真诚而中肯,拜读之余似乎已无话可说。但巴秋说:你我共事几年彼此了解,总还是要写几句的。我无端就有了非此不能添列“诤友”的压力,就说巴秋的斋号“荷戟楼”。巴秋的斋号,差不多是于他从所谓核心部门转岗到“边缘化”部门(文联)同时产生的。“荷戟楼”典出鲁迅诗句“荷戟独彷徨”。旧式文人为自己起一个“号”,不外乎古风、雅趣。但巴秋是认乎其真的。从他对这个斋号的高度...详细>>

  • 淡与素

    文 / 彭锋(北京大学教授) 欧阳修在自己的《醉翁亭记》中说到“醉翁之意不在酒,在乎山水之间也”。从古至今,中国山水画一直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。石涛说:“夫画者,从于心也。”,更是道出了中国艺术精神的主旨。而山水画是最能将中国精神文化体现的淋漓尽致的一个艺术门类。巴秋画山水就是要借山观道,从水悟襌,于精微处致广大,于清静处得虚空。其山水尽显文人雅士的脱俗情怀,赋予了山水更多的灵性与诗性,让人陶醉其中,流连忘返。 巴秋 | 《菖蒲》(13) | 50x70cm | 2017年 山水画要有...详细>>

  • 巴秋作品简评

    文 / 刘北南(光明网书画名人堂总监) 雅者,正也。人们对审美会产生疲劳,而我看巴秋先生的作品,那种温文尔雅的意趣和古拙生动的士气(书卷气),和散发出来的那种令人神往的美,每次竟却是增进的。我是幸运的,是先生的作品让我心领神会到了“相看两不厌”的精神快感。 人有格,画亦有格。陈衡恪先生提出文人画四大要素:“第一人品,第二学问,第三才情,第四思想。”和巴秋先生接触的多了,这几点感触愈深。 巴秋 | 《浮生日闲》 | 63X93cm | 2016年在院体画大行其道的当下,巴秋先生的文人画作品触...详细>>